德國哲學家班雅明曾引述德國諺語:「當人們踏上旅程,他便有東西要說。」這個訴說可以透過文本去體現描繪,也能藉由影像的形式被傳播與閱讀。

一如作家約翰.柏格在《觀看的方式》中所提及的「我們注視的從來不只是事物本身;我們注視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我們的視線不斷搜尋、不斷移動,不斷在他的周圍抓住些什麼,不斷建構出當下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景象。」這也是攝影在表象之外的另一層隱喻。
一年一度台灣最大攝影盛會「2021 SKM PHOTO新光三越國際攝影聯展」,以台北為首站,即將於2月26日,在新光三越台北信義新天地A9九樓正式開展!接下來亦將陸續前往台中、台南巡迴。
 
「2021 SKM PHOTO新光三越國際攝影聯展」今年以「時光記憶體」為主題,集結多達28位攝影師、277幅影像創作書寫時代記憶。展覽共分為A、B二區,其中包含與美國紐約Anastasia Photo藝廊共同合作,首度來台展出的色列紀實攝影師納坦.德維爾(Natan Dvir)精彩作品,以及因拍攝抹茶山而爆紅的旅台日籍攝影師小林賢伍,與水下鯨豚攝影師金磊所帶來一系列令人屏息的景色。

還有以「五張照片敘述一則影像故事」為特色的「2021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得獎作品,2020年度首獎李宗頴攝影展,與新光三越前董事長、SKM PHOTO創辦人,亦為台灣攝影師的「吳東興回顧展」經典作品,讓大眾感受影像獨到的魅力。

 
Natan Dvir作品《回顧Retrospective 2》。此系列展現Natan Dvir職業生涯的貢獻與作品風格,聚焦在人性與日常角度對文化,社會和政治問題的觀察。Photo Credit:Natan Dvir
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年度特獎,葉書羽作品《記憶中的爸爸》,描述現代許多家庭發生的問題,爸爸藉口忙於工作,卻從來不參與家庭中的大小事,孩子也漸漸習慣了爸爸的不存在。而媽媽則是漸漸地代替了爸爸的角色。(Photo Credit:財團法人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
 
亮點1:從紐約到特拉維夫!納坦.德維爾 Natan Dvir《安居之所》攝影展
 
來自以色列的國際紀實攝影師納坦.德維爾(Natan Dvir),其作品曾獲全球年度照片獎,PDN攝影年鑑、美國攝影等大獎,他鏡頭下的故事深刻刻劃人與人之間、與當代文化、社會和政治等議題之間的關係。但他真正接觸攝影卻是在1997年首次造訪紐約之後,才開始正式拿起相機在城市裡捕捉即景。當年自學攝影的他經常乘坐地鐵去記錄與陌生人眼神交會的瞬間,因此他認為地鐵是個過渡的場域,也是他拍照的起點,而月台則是一切事物的總和,而各種疏離的體現,通通都在他的鏡頭下一覽無遺。
 
Natan Dvir這次以「Homelands安居之所」為主題,集結被國外媒體藝評家公認為傑作的經典四大系列作品,從《即將到來Coming Soon》、《月台Platforms》、《回顧Retrospective》,到因全球疫情爆發,捕捉到難得一見的紐約街頭空景畫面,最新創作《最後的漫步The Last Walks》,極具震憾力。

Natan Dvir作品《最後的漫步The Last Walks》紐約市,美國 2020》。(Photo Credit:Natan Dvir
Natan Dvir作品《月台 Platforms》
紐約市,美國 2014 - 2016。探索獨特的紐約地下建築和短暫經過的人們。從對面等車的通勤者角度所看見的地鐵月台受到建築空間的幾何分割,呈現了窺視般的經驗。觀者必須透過掃視,乘客間的動態才得以顯現,並看見完整的影像。月台成為舞台,在那兒「演員」站在暫時的位置,直到火車經過,帶來下一「幕」。Photo Credit:Natan Dvir

《即將到來Coming Soon》
紐約市,美國 2008 – 2012。此系列探索我們與充滿品牌的城市中心以及我們居住的商業環境之間視覺上的交互關係。巨型看版主宰了城市的容貌,在空間中移動的人們變成了被動的旁觀者,無意識地被拉入了實際上是由商業廣告的幻像與街道的實體合為一體的演出場景。Photo Credit:Natan Dvir
 
亮點2:一座山可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 小林賢伍《風起臺灣》攝影展
 
2018年,日籍旅台攝影師小林賢伍(Kengo Kobayashi)和臺中攝影師鍾伯俞,偶然間一起發現宜蘭這座被聖母守護的山稜,他笑稱「可能因為我在按快門的時候肚子餓了吧,我把它叫做抹茶山。」後來帶動了島內攀爬抹茶山的風潮,至今仍方興未艾。
 
事實上,為了巡訪世界遺產開始旅遊世界各地的攝影師小林賢伍,已造訪過二十五個國家,2016年來到臺灣後,被臺灣的祕境美景和原住民文化深深吸引,便決定停下腳步留在臺灣。此後他拍攝了許多台灣鮮為人知的秘境美景,透過此展我們將能看見透過攝影所傳遞的希望,像一陣永不停止的風,持續的吹。


小林賢伍作品《抹茶山》。2018年,小林賢伍和攝影師鍾伯俞,偶然間一起發現這座被聖母守護的山稜,他表示「它帶給了我嶄新的喜怒哀樂。由於過去山上曾發生火災,加上強勁的山風使得植物難以生長,因而形成這片稀有景色。拍攝的時候,可能因為我肚子餓了,我把它叫做『抹茶山』。」(Photo Credit:小林賢伍)
小林賢伍作品《風起,臺灣》。小林賢伍表示,島上的地圖上也沒記載這邊的地理情報,就像是,只有沉睡在廣闊草原上的飛機和這個空間中的時間,似乎已經靜止。機身毀損風化了,只剩下骨架,由此可以窺知墜落當時的衝擊力道多麼強烈,我內心震撼不已。似乎是1987年的事了,不幸中的大幸,當時的乘客全部平安無事。(Photo Credit:小林賢伍)

小林賢伍作品《神明賜與的食物》。小林賢伍表示,日本有一句諺語:「柿子紅了,醫生的臉就綠了。」意思是,入秋以後,富含營養的紅柿子成熟能食用時,病人就會快速減少,所以醫生會困擾。看到在這裡工作的人們神采奕奕的模樣,讓小林確實感受到,那句諺語應該不只是單純的傳說。(Photo Credit:小林賢伍)

因拍攝抹茶山而爆紅的旅台日籍攝影師小林賢伍。(Photo Credit:小林賢伍)
 
亮點3:台灣第一位水下鯨豚攝影師!金磊《緯度間的噴氣聲》攝影展
 
他是台灣第一位水下鯨豚攝影師金磊(Ray Chin),因喜愛海洋而來到東海岸花蓮,擁有近二十年的海洋生態攝影經歷,從台灣周邊海域起始,到湛藍溫暖的南太平洋島國、海風冷冽的巴塔哥尼亞,甚至是白雪覆蓋的極圈峽灣;從飛旋海豚、大翅鯨、到南方露脊鯨與虎鯨,為了讓自己更瞭解活動於不同海域的鯨豚種類,金磊開始了在許多不同海域下水拍鯨的追尋,紀錄下海底世界最迷人的那一刻,也讓更多人感受到海洋與環境的重要性。


金磊作品《大鯨》,在與大鯨遭遇的過程中,會清楚感受到牠們對於周遭事物的好奇,甚至到很近距離觀察水中的人們,一如環境當中的其他生物。那只是因為其巨大的身型,而有著強烈的震撼與感動。(Photo Credit:金磊Ray Chin
金磊作品《御藏島》,這是位於東京南方200公里,與世隔絕的一個小島。當地生存在御藏島的海豚數量,平均都在120~130隻左右,也代表了周邊海域的環境條件;諸如食物、空間,大概就是能夠承載這樣的海豚隻數。(Photo Credit:金磊Ray Chin

攝影不只專屬大師!只要願意拿起相機就能捕捉世界
 
《2021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 得獎作品展》,本次邀請六位不同專業領域之評審,從超過千組來自國內外不同攝影風格類型的參賽作品,共同選出今年得獎作品,更首度增設以單幅作品角逐「年度特獎」。首獎則由童立的「擁抱自己」拿下,貳獎為方好慧的「彳居亍夢」,參獎是張育誠的「城睡花園」,而年度特獎則由葉書羽以「記憶中的爸爸」拿下。展覽期間也將展出20組+3件精彩得獎作品,讓大眾一窺不同視角下的影像世界。
 
2021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首獎,童立作品《擁抱自己》。資訊時代下都在給出什麼是「最好」的標籤,但重要的其實是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面對自己、正視自己最後才能擁抱自己,才能去熱愛生活;不論你生來什麼模樣都是美,美由你自己定義。(Photo Credit:財團法人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
 
另有吳東興《光景 Scene》攝影回顧展,讓人回顧吳東興自2007~2020年於公務繁忙之餘,所創作的經典創作,並透過他所留下的珍貴影像,讓大眾重溫他眼中最美麗的光景。

吳東興作品《河岸》。(Photo Credit:財團法人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
 
除此之外,做為2020年度SKM PHOTO攝影大賽首獎,這次李宗頴則選擇以《浮界 Unusual as usual》攝影展與大眾見面,並透過相機擷取平凡世界裡不尋常、神秘的時間切片,表露出他所感受到的日常即景。這是以影像所構築的記憶體,也讓我們藉此不斷喚起那些曾經遺忘的時光。

李宗頴《浮界 Unusual as usual》攝影展。(Photo Credit:財團法人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
 
【2021新光三越國際攝影聯展系列活動】展覽
 
A區 | 免費參觀
■ 2021 SKM PHOTO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得獎作品展
■ 李宗頴《浮界》攝影展
■ 吳東興《光景》攝影回顧展

B區 | 購票入場
■ 納坦.德維爾 Natan Dvir《安居之所》攝影展
■ 小林賢伍《風起臺灣》攝影展
■ 金磊《緯度間的噴氣聲》攝影展
 
新光三越巡迴展.展覽時間/地點
2/26(五)–3/10(三) 台北信義新天地A9 9F
3/13(六)–3/24(三) 台中中港店10F
3/27(六)–4/07(三) 台南西門店6F C區
 
更多關於「2021SKMPHOTO新光三越國際攝影聯展」資訊|https://pse.is/3b5f4y

編輯/Christine Chen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