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腳踏車回歸早期的通勤功能,同時符合都市人在騎車時能兼具生活風格與實用性,器研所(Gearlab)兩位六年級設計師張博翔與孫崇實,從設計、製造與生產各個環節出發,從無到有、步步摸索,耗費 3 年研發出都會自行車《Urban Bike》。

《Urban Bike》結合各種好看又耐用的設計於一身,有符合人體工學的ㄇ字型龍頭手把、都市必備的置物架、愈坐愈柔軟的皮革椅墊和省力的小輪徑等,讓使用者能每天在城市裡大街小巷舒適地騎乘自行車。這次 MOT/TIMES 特別專訪到器研所的兩位設計師,他們也大方分享自行車設計過程中的樂趣與辛酸,話不多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夏末初秋的涼爽早晨,我們拜訪了器研所位於中山創意基地3樓的工作室。長方形的工作室被規劃為兩個區塊,經過前端設計師埋首電腦工作的空間,我們脫了鞋踏上木製階梯,腳下踩著榻榻米,坐在木製桌椅上,聽著他們兩位分享都會行自行車(Urban Bike)篳路藍縷的設計經驗與想法,分享著如何透過設計與生活連結,推廣好看又耐用的美學生活態度,接下來,讓我們來聽聽兩位設計師怎麼說。


器研所於中山創意基地的工作室。(Photo credit:器研所)

Q:談談兩位創立器研所的動機與過程?
 
孫崇實(以下簡稱孫):最初我們一起在華碩裡工作,兩個人很有話聊,也都喜歡戶外運動像划船或爬山,在設計上,我們也喜歡思考一些大部分人不會想到的事情,刺激團隊思考,但華碩這個品牌基本上還是以穩定經營為第一優先,因此我們會覺得想法較難有實際發揮的空間,後來剛好橙果開徵自行車設計師,我們也覺得設計自行車好像很好玩,就一前一後進了橙果,在橙果工作兩年多後,決定開始自己設計自行車,便創辦了器研所。

 

喜愛戶外運動的兩位設計師不僅設計自行車,也曾設計碳纖維的獨木舟划槳,獲得金點設計獎。(左上圖:Photographs by 翁子恒;Photo credit:器研所)
 
張博翔(以下簡稱張):一開始我們兩個都從事3C產品設計,但是身為一個3C設計師,只能設計產品外觀,以筆記型電腦來說,鍵盤設計不能改、結構設定也沒辦法改,因為那些都是經過市場驗證後最經濟的結果。於是我們很灰心,並開始思考有什麼設計可以完全由設計師經手設計,且對產品完全負責?
 
我們認為,設計考量的觀點除了產品賣相之外,也必須考慮實用性與耐用度,最後將「好看」與「好用」這兩個優點緊密結合,但並非所有產品都有這種特質,所以基於我們兩人都喜歡戶外運動,就決定從戶外運動產品著手。
 
以腳踏車來說,外觀就等於是它的結構,設計過程不能像設計衣服一樣,僅僅為了美化外觀而給予其他多餘的、無謂的設計。腳踏車設計完美地結合設計與工程,這種結合,對設計師來說也是一道門檻,因為並非每位設計師都可以處理這樣的事情。



 
ㄇ字把的《New Boogie》外型復古且輕巧,採用小輪徑,可以在城市中快速移動。 (Photo credit:器研所) 

孫:台灣做了很多自行車代工,大多是運動為主的自行車,如登山車、公路車,生活用車卻少,針對城市設計的自行車更少;且台灣自行車產業通常由工程師主導,很少是設計師。工程師對產品的結構、技術與材料的連結能力很強,但卻比較難把腳踏車與人的日常生活做連結,工程師可以達到車體輕量化等技術性要求,但卻難以理解一個好看、實用置物籃的需求。
 
而設計師的思考邏輯卻是與工程師完全相反的。我們發現這一塊也是台灣市場缺乏的,我們期待它發生,希望自行車能夠融入城市,興起自行車文化。
 
Q:什麼樣的原因讓你們開始研發《Urban Bike》呢?
 
孫:台灣現在多數的腳踏車都是以運動為導向,並不符合使用者一般的行為與生活風格。以騎乘姿勢來說,現行運動車、登山車需採上半身前向前彎曲的姿勢,但這不適合使用者每天在城市內通勤移動,都會自行車需要提供的是最自然、舒適的騎乘姿勢。因此,我們重新調整設計把手與座墊的尺寸與樣式,並參考北歐人體工學的設計邏輯才發現都會自行車需要的是U型的把手,它可以讓騎士用很直覺的方式騎車。
 
此外,我們也把車輪徑縮小,騎起來不但省力也便於穿梭在擁擠的城市空間,更設計了專利整合車鎖、大容量貨架、手工銘鉬鋼車架、避免髒污的土除與鏈蓋,以及自動照明的車燈等。
 
張:腳踏車的如果回歸到日常通勤的使用,就必須回到早期的設計概念,像是台灣早期的腳踏車品牌「幸福牌」,還有養樂多腳踏車。設計師必須滿足使用者對舒適與生活風格的雙重需求,不能要使用者買後再去煩惱該如何選配本來就應提供的各種配件 。

Q:設計過程中遇到的挑戰?
 
孫:我們設計自行車的第一課是在橙果設計捷安特的案子,當時設計自行車不需要太多的生產知識,只要會畫圖、會設計,捷安特就會將我們的設計改成符合量產的作品,但要怎麼改卻不需要讓設計師知道,我們那時候還天真以為,只要我們設計出來就會有人幫我量產出來。
 
張:那時候還不懂為什麼他們要把自己的設計圖改成另一個樣子,還以為只要我們想要表達的部分能夠設計出來,即便後來會進行一些調整,但生產自行車大概也就是這樣,直到後來自己從頭開始做時,才發現原來不是這樣。
 
孫:比如我們替自行車設計了一道弧線,製造端會延續設計概念,但是最後可能會將弧線切成3段,設計師不懂後端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就會產生抗拒並質疑,「為什麼要切成3段?」後來才知道,設計只是生產過程中的一塊,成本與製造的因素,不是內行設計師是不會知道的,但商品要銷售到市場,成本與製造一定要被考慮進去。
 
孫:後來我們去找工廠生產的時候,有些部分工廠會很直白告訴我們,「你外行、你們不懂、這不是這樣做的!」過程中遇到很多挫折,必須每個細節與環節一步步搞懂、慢慢學,到今天都還在學,也發現原來很多事情以前都有人嘗試,試過行不通後,就得換一個方法。


《New Urban Bike》是一款適合在都市裡騎乘的單車,設計師為它選用 20 吋小輪徑車胎,使單車長度縮短更容易進出電梯,前方設計了寬敞的置物空間,可放入 15 吋筆電包,再配上木質架底設計,放入礦泉水等小東西也不會掉落。(Photographs by 翁子恒)

張:過去在橙果與捷安特合作,是捷安特設計師的身分,當我們提出新的設計想法,製造端會覺得這是業界龍頭捷安特的新想法,任何一個概念都具有份量,大家也會配合試著去做,但後來我們自己設計《Urban Bike》,對製造商提出一樣的想法,他們會直接說,「這不行,你們外行。」自己的基本功不足,不懂業界的規則、不了解產業背景,就得一家一家問。
 
孫:腳踏車是很複雜的產業,車上各部分的零件分屬不同工廠,當初設計自行車時亂設計,以為畫得出來就做得出來。例如,車管要多粗?事實上,車管由管材設計工廠負責,規格有大、中、小不同尺寸,必須特意挑選搭配,這些經驗都要長時間累積,如果犯錯就要付出很大代價,生產過程就會卡住。一般來說,設計師如果從來沒有接觸過自行車,至少要歷經兩年的摸索學習才可能真正設計出一輛車。
 
張:以煞車系統為例,煞車把手是一家廠商負責,煞車線是另外一家、夾器又是另外一家、輪框或輪胎都是各擁其主,一台腳踏車上的零件都分屬不同製造商,可以說是一個小小聯合國,設計時為了這些東西跑了幾十家工廠,都是必要的過程。
 
孫:因為規格的落差,如果某部分選了某一家的零件,可能又會影響到其他部分的零件規格,比如車架、輪胎、鋼圈分屬3家工廠,要兼顧實用與美觀地組合在一台車上,就必須把所有零件、規格都要背下來,然後像是拼圖般不斷從細節重新修改、重新設計。
 
張:我們需要的零件與其他運動用車很不一樣,像是生產一些優雅復古零件的廠商大多搬到中國大陸去了,這些東西可能20年前台灣有在生產,但工廠的模具大多荒廢了,於是我們必須帶著樣車去拜訪他們,過程中有遇到一些中南部的老闆們都很願意熱血相挺,明知道量少做了會虧錢,但他們就會幫你一次。
 
Q:為什麼一開始會透過群眾募資網站平台「Flying V」來推廣《Urban Bike》?
 
張:我們的公司不大,因此每一步都是從無到有的設計,這種推廣生活風格與理念的設計概念,需要事前宣傳,讓每個階段在進行的設計與想法得以分享出去,因此我們運用群眾募資網站平台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賣車,而是為了宣傳想法,同時也可藉此觀察市場的反應。結果,我們一推出後市場反應很好,首批的20輛,9天就賣光了,於是我們又發起了第二批,也是很快就被訂光了。

Q:怎麼看待台灣的自行車市場與環境?
 
孫:2008年創辦器研所時,摺疊車風氣很盛,後來小摺退燒後又走入登山車的流行風,基本上,台灣沒有適合自行車的環境,自行車之於大眾的日常生活,是很缺乏的,不僅腳踏車道規劃不全,生活環境中也缺乏相關的配套措施。反觀歐洲,像是哥本哈根或阿姆斯特丹的自行車文化,就很令人羨慕,很希望有一天台灣也可以有像那樣的自行車文化。關於「腳踏車與腳踏車道」的問題有點類似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我們相信,只要街上的腳踏車愈來愈多,腳踏車的文化與環境就會順應而生。
 
張:2001年我在倫敦工作,那時倫敦的空氣很糟,但這幾年倫敦空氣品質已經逐漸改善,轉捩點就是城市大量鼓勵人們使用腳踏車。舉例來說,在倫敦,個人用車如果駛入市中心,一次就必須繳交20英鎊,開進去後,很多路又不讓個人用車通行,甚至也沒有地方停車,但相對的,政府也規劃了許多配套措施,例如提供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和方便的公用自行車,這樣實際執行了五六年,市中心交通不僅明顯改善,空氣品質也逐年好轉。在台灣,都會區幾乎都是平地,就很適合騎腳踏車,未來一定可以達到這樣的目標。
 
Q:未來想要設計什麼樣的腳踏車?
 
張:之後還想設計媽媽載小孩、工人載貨等符合各種功能型態的腳踏車,讓腳踏車愈來愈多元,路上騎車的人愈來愈多,只要腳踏車在都市裡的數量增加,台灣的自行車環境自然就會改善。
 
孫:現在很多腳踏車的零件我們都找到了,未來就可以把心力專注在設計上,回到生活設計,讓設計圍繞人的生活,讓更多人騎車,希望有一天台灣也有像歐洲一樣的自行車生活環境。

編輯/洪佩君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