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台灣逐漸沒落的漆器工藝,遇上地球另一方的瑞典設計師,將會交流出什麼火花?現於「Design Solution 瑞典設計展」內展出的「新層次——瑞典眼中的台灣漆器」,將此合作成果,展現在台灣設計迷眼前。藉著這次展覽機會,MOT TIMES 邀請到瑞典工業設計師 Matti Klenell,請他談談這次的合作過程,而從對台灣完全陌生,直到今日變成台灣通的 Matti,說起對台灣的喜愛全都顯現在他熱烈的表情上,也因為接觸到台灣的文化,讓他在創作上有了新的嘗試與突破,現在,就讓我們來聽聽來自遙遠國度的 Matti,如何愛上台灣自然與文化的故事吧。

2012 年,因為與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合作「手製對話——台灣/瑞典漆藝國際交流產品研創計劃」,首度來台的瑞典設計師 Matti Klenell,在短短 2 年的時間內來台 6 次,這幾段長短不一的旅行,讓他愛上色彩繽紛又活力十足的台灣。

今年 3 月,因為展覽「Design Solution——瑞典設計展」再度來台的他說,下機艙的那刻,迎面襲來台灣又濕又暖的空氣,讓他覺得好開心。

這回,也因瑞典設計展的展覽機會,而與 Matti 聊起了他的創作秘訣,像是手機中大量的隨手街拍,可說是 Matti 的靈感藏寶盒,而講求材質與手感的他,更是花足時間在不同材質上研究。1972 年出生的他,與國際設計品牌合作經歷豐富,像是荷蘭品牌 moooi、芬蘭品牌 Iittala 都曾與他合作過,目前 Matti 正為改裝中的瑞典國立博物館(Nationalmuseum),重新設計餐廳室內空間及家具,而這眾多的作品與經驗,也讓 Matti 成為瑞典當代備受矚目的工業設計師之一。

    
於「Design Solution——瑞典設計展」內展出的「新層次——瑞典眼中的台灣漆器」,集結瑞典設計師與台灣漆器工藝師合作的作品,將瑞典設計師眼中的台灣印象,透過傳統漆藝技術,轉換成美好的日常用品。(Photo credit:瑞典設計展)

Q:你的背景很有趣,先是念了藝術史和藝術創作,之後又到哥本哈根的皇家建築學院進修,然後又回到斯德哥爾摩的 Konstfack 就讀室內設計,現在則以產品設計為主。這些看似不同又相關聯的學習背景,為你的設計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A:這一長串學習過程並不是刻意形成的,藝術學院那段比較像是夜間進修課程,主要是去學畫畫,但藝術史對我影響很大,曾經發生過的歷史,可以成為現在狀況判斷的基礎,也像是工具箱一樣,有很多有趣的東西可以從中應用。
 
現在我自己成為老師了,但有時候會很沮喪,因為有些學生竟連 Jacob Jensen 是誰都不知道。在創造新東西之前,你必須要知道歷史。
 
Q:你似乎對用筆素描這件事特別情有獨鍾?
 
A:對,這成了我設計思考的過程。當你坐在那裡靈感突然來了,手邊正好有筆、有紙,就這樣畫下了。有時候我喜歡回顧設計過程,藉著這些素描,可以一步一步地回過頭去思考,當時是如何讓設計被落實的。
 
素描本身可以是很自由、很純粹的,甚至可以說是設計師個人性格誕生的地方,我很喜歡素描、塗鴉,有時坐在桌前,我可以就這樣畫上數個小時,有時候不得不停下時,我還會覺得很沮喪(笑)。

               
Matti 為 moooi 所設計的《Icon》燈具草圖,試圖呈現極簡的造型,卻能營造無極限的空間氣氛。(Photo credits:Matti Klenell)


                       
《Icon 》燈具。(Photo credits:moooi)

Q:你的網站上也放了一些素描圖,用來介紹你的設計產品。
 
A:對,我覺得這樣做滿好的,也呈現出這些設計案的不同面貌。當然我也很常使用電腦工作,不過總覺得少了些什麼,也許是我自己真的很擅長素描吧!(笑)
 
如果你用 3D 模擬,一定得要把設計做到完美,不然會變得很蹩腳。但是素描,有一種浪漫在裡面,好像隱藏著故事。幾年前我開始和芬蘭品牌 Iittala 合作,這些素描幫助很大,特別是玻璃造型的吹製上。

        
左圖:Matti 現正為瑞典國立博物館設計餐廳空間與家具,而這是他手繪出民眾在博物館餐廳享用午茶的畫面。
右圖:Matti 隨手用新的 Apple pen 所繪製的草圖,令人好奇這將會出現在哪個設計中?(Photo credits:Matti Klenell)


Q:可以請你為我們介紹一下這次與台灣漆器工藝師的合作企劃嗎?
 
A:「新層次」是我、Carina Seth Andersson、Stina Löfgren 和設計團隊 TAF (Gabriella Gustafson & Mattias Ståhlbom)與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共同合作的漆藝產品設計案。從 2012 年 4 月,我和 Carina 第一次拜訪台灣,便開始了這個為期 2 年的專案。
 
在工藝中心的安排下,我們環台拜訪了許多台灣優秀的工藝老師,也有機會貼近台灣的日常生活,特別是住在花蓮糖廠的那幾天,我騎著腳踏車,觀察附近學校的作息,那是很棒的經驗。

     
Matti 隨手拍下的台灣街景,繽紛的色彩鼓勵著他大膽用色。(Photo credits:Matti Klenell)
 
這個專案我們共製作了大約 40 件的作品,之後我們帶回成品,並在瑞典拍攝照片、做了一本畫冊、辦了巡迴展,在斯德哥爾摩、哥德堡和巴黎等地展出,得到很好的反映。而現在,終於能回到台灣展出了。
 
     
    
新層次的 4 組設計師,分別跨足陶藝、平面設計、建築設計與家具產品設計領域等,而在瑞典設計師眼中,台灣的風景是十分獨特的,台灣的工藝技法,則是有著久遠歷史,且相當神秘,有機會透過設計認識一個截然不同國家的文化與技藝,對他們來說很難得。(Photo credits:Matti Klenell、瑞典設計展)

Q:你做過很多玻璃用品、燈具的設計,那這次和台灣漆藝老師的合作,與你過往在產品設計上的製作有不同嗎?
 
A:就像你們前面提到的,我受過建築訓練,因此我所學都是關於建構(constructing),關於如何呈現出事物被建構的過程。當我在做家具設計時,這樣的訓練讓我有一種 sense,知道如何將不同物件組合起來,建構成一件家具,即使只是一張桌子或是椅子,都適用於相同的原則。
 
但是漆藝是完全相反的,它是一種塗層覆蓋於事物之外,你可以盡可能地利用它來掩蓋,相較於建構,則像是在和表面打交道。這對我來說是全新的體驗。而在這次的合作裡,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物件,但因為最終都會被覆上一層漆,呈現出亮澤,因此我得要用不同的思考方式去做設計。
 
我和另一位設計師 Carina Seth Andersson 討論過,她是陶藝背景的,對她來說這樣的設計過程是再自然不過的,因此她的挑戰與我就大大不同,變成是設計家具。
 
     
左圖:Matti 與台灣原住民藝術家尤瑪達陸合作的漆板凳,Matti 說泰雅編紋與瑞典傳統編紋很相似,因此在瑞典展出時,引起許多討論。
右圖:經過多趟台灣旅行,Matti 成了台灣通,而且對台灣山巒之美念念不忘,圖中的大理石則是 
Matti 花蓮行的戰利品,更請師傅精心局部打磨,成為氣質與實用兼具的小型書架。(Photo credits:Matti Klenell)

Q:這次合作最大的挑戰是?
 
A:在這次合作案中,與其說是最大的挑戰,不如說最棒的地方是可以自由地進行設計。像是在斯德哥爾摩,我就不敢使用珍珠母貝鑲嵌蝴蝶造型於家具上(下圖),不過在台灣待了幾個禮拜後,有這樣的設計點子似乎很正常,因為不同的文化脈絡,讓我們可以更大膽地嘗試許多想法,真的很好玩!而且這次的合作也改變了我使用顏色的方式,台灣是個色彩繽紛的國度。

    
     
初步認識台灣的文化特色後,讓 Matti 決定大膽嘗試與設計。圖中結合竹編工藝與漆藝的高矮桌,以不同視角呈現珍珠母貝鑲嵌有機圖紋之美,是 Matti 在材質使用上的突破。 (Photo credits:Matti Klenell、瑞典設計展)
 
Q為什麼稱這個展覽為「新層次」呢?

A:會稱之為「新層次」,一方面是指我們以新的方式應用漆藝,同時也指出我們與這個材質的關係,這是我們第一次嘗試、學習漆藝,但直到現在,漆藝對我來說還是十分神祕,漆藝本身就有很多不同種類,且擁有七千年的歷史,實在很難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去精通的。
 
工藝中心也跟我們提到,漆藝技術在台灣是逐漸凋零中的,很難被產業化,因此希望藉由這次瑞典設計師和台灣漆藝的合作,可以展現漆藝新的樣貌。他們也為此作了很多研究,嘗試找出更多可能性。而我們也希望透過這次的合作,藉由我們的表現方式,讓大家感受到台灣漆器的珍貴與美好。

    
「新層次——瑞典眼中的台灣漆器」正於松菸的「Design Solution——瑞典設計展」展出中,有興趣的設計迷,請把握時間到現場瞧瞧吧。(Photo credits:瑞典設計展)

編輯/劉宏怡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