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是為『人』而設計的。對我們來說,建築的重點是人的需求、經驗、心境、安全性,且所謂的『人』不僅止於使用者,還包括所有參與其中的業主、周圍的人和社會大眾。建築必需考量到所有的一切。」—Twitee Vajrabhaya Teparkum
 
綜觀東南亞建築圈,在越南,武重義善用竹構造呼應當地文化;在馬來西亞,吳錫山運用建築,設計 Sekeping 系列民宿保存老屋歷史;在新加坡,則有重視自然生態的 WOHA,設計一個個如同生長於建築中的城市花園。而以「人」為思考,打造出大家到曼谷必訪的文青商場 The Commons Thonglor、TCDC 泰國創意中心的團隊「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Co.(簡稱 DEPT)」則可以說是泰國當代建築的代表!
2014 年泰國建築師 Amata Luphaiboon 與 Twitee Vajrabhaya Teparkum 共同成立 DEPT,如同事務所意指「建築系」的名稱,他們用學生時期做建築的精神,不將自己限制於特定類型建築項目,從建築、景觀、室內設計到家具,他們有著一股對於當代美感、社會理想的熱情,作品總是嘗試回應當地文化脈絡、建築工藝、自然環境。
 
一路以來 DEPT 也受到美國 Architizer A+Awards、《Interior Design Magazine》最佳年度獎、英國 Blueprint Awards、日本 Good Design Award 等多項國際大獎肯定。他們這兩年亮眼的作品,也都在今年剛公佈的「金點設計獎」榜上有名!其中 Little Shelter Hotel 獲得年度最佳設計獎,朱拉隆功大學建築圖書館(Architecture Library)、The Commons Saladaeng 則都名列標章作品。

此次 MOT TIMES 透過專訪 Amata 與 Twitee,一起走入這三座建築,聽聽他們對泰國建築的想法,DEPT 又是如何運用設計讓建築與生活緊密契合!
 
Q:Amata、Twitee 兩位是如何認識、決定一起成立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Co. 呢?
 
Amata Luphaiboon(後簡稱Amata):20 年前,我們在一家知名的工程與建築顧問公司 Metric 認識彼此。決定成立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DEPT)前,我們已經在 Metric 一起工作了 4 年,希望更廣泛的了解客戶的空間需求(programmatic requirements)、設計的尺度,來學習實踐建築、室內、景觀和其他相關設計準則。


DEPT 創辦人 Amata Luphaiboon 與 Twitee Vajrabhaya Teparkum。(Photo Credit: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Co.)
 
Q:Twitee 曾在《PropertyGuru Property Report Magazine》中提到 ,DEPT 希望挖掘建築的可能性,超越以往對建築的想像。2004年剛成立時,泰國的建築環境與現在有何不同?
 
Twitee Vajrabhaya Teparkum(後簡稱Twitee):近年來,泰國的建築與設計越來越受到大眾關注,設計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們喜歡待在有設計感的咖啡館、餐館、飯店、辦公室、住宅等等,企業也會運用設計來推動業務發展,可說是讓建築師、設計師都有開放的機會,充分發揮設計能力的好時機。
 
Q:在台灣,年輕建築師或小型建築事務所可能因為經驗不足、資本而不夠,而難以參與較大型的項目設計。DEPT 自 2004 年發展至今,您們觀察剛起步的事務所在泰國發展面臨的挑戰為何?自己又曾經歷什麼樣的挑戰?
 
Amata:我想泰國也有類似的情況。但是泰國業主最擔心的是缺乏經驗,而非公司資本問題。以我們的例子來說,我們很幸運,在前公司完成的兩個項目都是中等規模的飯店設計,為我們帶來了一定程度的認可,所以當時我們面臨的挑戰比較不一樣。

在創業初期 3 至 4 年,大多數來找我們的客戶,都因為我們在旅宿方面有不少參考作品,而以渡假、飯店項目需求為主。為了擴大我們的設計範圍,我們特意減少承接這些項目,希望更著墨於小型建築,例如住宅、售貨亭(kiosk)、辦公室、餐廳、涼亭等等。後來,客戶也對我們有更多不同的空間需求。


清邁「Little Shelter Hotel」獲得2020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Photo Credit:W Workspace)
 
Q:對 DEPT 來說,設計建築的首要考量為何?
 
Twitee:建築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存在,必須考量到地方人文背景、使用者、財務、技術等眾多面向。但是最終,建築是為「人」而設計的。對我們來說,建築的重點是人的需求、經驗、心境、安全性等等。且所謂的「人」不僅止於使用者,還包括所有參與其中的業主、周遭的人及社會大眾,建築必需考量到所有的一切。


Little Shelter Hotel 以當地著名的「博桑傘(Boh-Srang umbrella)」竹製傘工藝發想,在空間中設計精緻的傘骨輪廓藝術裝置。(Photo Credit:W Workspace)
Little Shelter Hotel 在設計樓梯時就考量到竹傘的位置,並讓旅客能從不同角度觀看裝置藝術。(Photo Credit:W Workspace)
 
Q:DEPT 的建築時常組合多種材料設計。您們認為「材料」在建築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過去曾經此做過哪些實驗與研究?
 
Amata:材料在我們的設計方式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泰國的建築項目,我們通常只有有限的預算能用在高價或高科技的材料上,所以我們常以取材當地、具有成本效益的材料作為替代。
 
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建造數個大型模型(mock-ups)是不可或缺的,我們會用這些模型與承包商一起討論細節,實現我們期望的視覺效果、確保技術上可行性。比方說,在做 Little Shelter 立面設計時,我們就製作了三輪大型模型(mock-ups),用來選定屋瓦(shingles)的尺寸、確定用半透明的螺釘固定,以及讓承包施工方熟悉設計樣式與安裝技術。


Little Shelter Hotel 立面上方運用當地傳統房屋常使用的木瓦,中下方則搭配半透明聚碳酸酯瓦片(polycarbonate surface),並使用定製的半透明螺柱、透明螺絲,構成牆面光線通透的效果。輕透現代的立面設計,是DEPT團隊經歷製作三輪大型模型實驗後,才訂定的成果!(Photo Credit:W Workspace)
 
Q:DEPT的作品常使用大量的「網格系統」。對您來說,為何選用網格系統而非其他建築手法呢?是否能舉例分享網格系統的優點?
 
Twitee:「網格」是個簡單的系統,能讓空間有高度的靈活性。以 Architecture Library 來說,網格系統令人著迷的是,當空間中沒有人時,可以將其視為空間獨特的室內立面,但是一旦有人將其作為展覽或活動功能使用,網格又能因這個簡單的設計自動變成背景。3D 網格(three-dimensional grid)另一個有趣之處是,在空間的中央,它不僅可作為展覽的系統裝置,還能成為樓梯結構的一部分,支撐上方的講堂(auditorium)。部分網格也能拉出形成桌面;在高處,網格則變成雜誌展示櫃。同一個網格裝置在空間具有多種功能。


Architecture Library 被 DEPT 稱作「創意孵化器」,這座蒐藏著建築叢書的圖書館,除了閱讀空間,也規劃了展覽、演講、提供討論的共作空間。(Photo Credit:W Workspace)

Architecture Library「3D網格系統」圍繞著一樓共作空間,在這裡學生可以依照展覽、討論或各類活動需求,改變網格的使用方式。(Photo Credit:W Workspace)
 
Q:在此次金點設計獎入圍作品 Architecture Library、The Commons Saladaeng、Little Shelter Hotel,從剖面圖上看來都有打破樓層分界的設計,這樣的設計考量為何?在這三個不同的建築內,此設計分別為使用者帶來什麼樣的空間感受?

Amata:在上述提到的三個項目中,「樓梯」不僅提供樓層間垂直連接,更是為了特殊目的而設計的。在 Architecture Library,樓梯被併入網格系統內,環繞的雜誌陳列、展覽呈現出知識之旅的意象。The Common Saladaeng 的開放式階梯,作為公共活動和用餐區,適合曼谷的熱帶氣候。 Little Shelter Hotel 鮮明的白色樓梯中庭則帶來畫廊般的感覺,在設計樓梯時就考量到「竹傘」的位置(現地藝術 site-specific installations),並讓旅客能從不同角度觀看裝置藝術。
 
Architecture Library 在空間中運用大量網格系統,做為陳列書本的裝置。(Photo Credit:W Workspace)

(Architecture Library 剖面圖)一至三樓的「網格系統」結合樓梯,打破樓層分界,更巧妙的支撐頂層階梯式講堂。(Photo Credit: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Co.)
Architecture Library 頂層講堂以「像素」為概念的座位區,可以依照需求加上軟墊座椅,空間也可隨時變換成電影放映室、演講廳、閱讀區。(Photo Credit:W Workspace)
 
Q:The Commons Thonglor、The Commons Saladaeng 兩個項目不僅突破泰國商場的既定印象,也讓這裡成為社區居民的後花園、在地年輕人出遊首選之一,建築也早已得到世界多項大獎肯定。能否與我們談談,您們當初為何發想出結合在地生活與商場的型態?業主對於此提案的想法與反應?
 
Amata:其實為社區建造活動場所的想法是業主發起的,DEPT 再進一步詮釋這個概念。我們透過遮蔭、自然通風、令人放鬆又能安排各種活動的空間,來回應社區不斷變化的生活。多年來,在 The Commons 的經營之下,這兩個商場都變成了 Thonglor 和 Saladaeng 社區活躍的公共開放空間。
 
當地地名「Saladaeng」原意為「紅色的亭閣」,名稱源於當地過去的地標—在稻田間有著紅色屋頂的火車站,這同時也是曼谷第一條鐵路行經路線。DEPT 以這個有趣的故事發想,以紅色橡膠波浪板( Red rubber corrugated sheets)設計呼應過去車站外型。(Photo Credit:Spaceshift Studio)
The Commons Saladaeng 也特別設計了一個半戶外廣場「Common Ground」。Common Ground 占建築基地面積的30%,除了能引導人們走入建築中的咖啡、餐飲、多功能活動空間,階梯平台也提供都會區的人們舒適休息空間,假日還能成為市集攤位的場地!(Photo Credit:Spaceshift Studio)
 
Q:環境友善也是您們設計中相當重要的環節。能否與我們談談您們設計綠色建築時的考量?這些設計的優點為何?
 
Amata:環境友善設計最簡單、經濟的方法,就是盡可能減少空調面積,以減少耗能與支出。在我們的渡假型態建築設計中,多數空間都採開放式以利於自然通風,空調設置區域通常僅限於臥室,很少出現在公共區域。都市的生活習慣,對於環境友善設計而言是種挑戰,但有意識的建築設計,搭配適當的機械化系統(如吊扇、側風扇、噴氣式鼓風機),可以確保足夠的空氣流通。兩座 The Commons 商場都應證了微風輕拂的室外空間,的確可以帶來舒適的感受(在疫情期間也相當合適!)。

The Commons Saladaeng 在 Common Ground 設有大型工業風扇,以較節能自然的方式,讓空間通風對流。基地上一棵15米高的老榕樹則是這裡的另一大特色,為了降低對樹木的影響,DEPT 於建築設計上配合樹形彎曲量體,建築底部開放式的公共長廊,開口軸線也面向老榕樹,成為室內空間的視覺焦點。(Photo Credit:Spaceshift Studio)
 
Q:您們認為未來的建築趨勢是什麼?近年以「木構造」降低建築碳排蔚為風潮,木構建築會是未來的趨勢嗎?

Twitee:如今的建築不再隨著任何單一的大趨勢前進,而是更加多元化的發展。建築正同時往多種不同方向發展,我不認為會有任何一種特定趨勢占主導地位。然而,對於永續性、氣候變遷的思維,將會是,也必須是一股影響建築的重要力量。來自永續森林經營(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SFM)的木材是最環保的建築材料之一,應該成為建築主建材選擇之一。然而,去森林化(deforestation,註1)來源的木材應該被禁止。


(Photo Credit:Spaceshift Studio)
 
Q:DEPT 未來有什麼新計劃呢?
 
Twitee:我們將會繼續強化理念,探索具有挑戰性、新型態設計可能性,同時以高標準思考人、背景、功能、細節、永續性等建築設計的各個面向。


DEPT 創辦人 Amata Luphaiboon 與 Twitee Vajrabhaya Teparkum。(Photo Credit: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Co.)

註1:去森林化(deforestation):人為的將森林地轉成耕地、牧場、城市等用地的森林破壞行為。

編輯/林沛伶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