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2021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策展人 Hashim Sarkis「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How will we live together?)的提問,你會怎麼回答呢?
 
在先前介紹完幾個我們特別喜歡的展館後,這次我們跟著台灣館策展人曾志偉黃偉倫(Frank)的腳步前進威尼斯!不只是談談這次《台灣郊遊》實地策展過程以及延伸至真實生活中的可能性;還要與他們同遊「變溫柔」的俄羅斯館、省思現代建築存在意義的匈牙利館、想像來到2038年而完全雲端化的德國館......等多個場館。

心思細膩的兩人雙眼炯炯有神的說著喜愛的展館,每個必逛口袋名單都並非注重形式或華麗的展覽,反而是呈現某種對於未來建築、城市能夠更往「內在」深入的期待和嚮往。
 
一如志偉所說:「都市有價值的地方,也在於每個人的多元性生活,建築不一定要有這麼龐大的權力規範或製造出一個模範,而是讓我們可以有多一點選擇,去理解這個世界。」台灣館與各個建築團隊的提案都不是標準答案,但卻充滿啟發性、讓人恍然腦洞大開!快來看看他們在雙年展裡發現了什麼吧!
Q:這次應該是台灣館策展以來人力最少的一次佈展工作,可以與我們分享這次你們的分工?
 
志偉:這次主要是由自然洋行的凡榆、已慈、妮瑾三位負責現場統籌、行政、影像、現場的組裝,他們這次是四月份第一批先去威尼斯做佈展工作,國美館、世貿海運的夥伴也都有過去協助,我和 Frank 則是做最終的調整。
 
Frank:因為這次疫情關係,期間也發生一些意外插曲,包含檢疫天數延長、人力臨時調動等等突發狀況,現場凡榆他們很快速反應,馬上在當地找了義大利男丁、在地學生來幫忙,才有辦法很趕的、在較少的人力下順利開展。


(Photo Credit:曾志偉 提供)

《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主題「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How will we live together?)(Photo Credit:曾志偉 提供)

2021年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郊遊》策展團隊。(Photo Credit:曾志偉 提供)
 
Q:這次佈展有遇到什麼限制與困難?聽說安檢官對於現場細節相當要求!
 
Frank:哈哈!因為志偉做的圍欄很詩意,他用黑色鐵絲手工製成一個圓圈,很像藝術裝置,帶點律動感也比較活潑,但是安檢官第一次看到就說「這一踢就倒了啊」,所以我們有花一些時間在綁鐵絲,把它固定的沒有那麼像生物一點,那個圍欄我好喜歡(哈)。
 
志偉:他原本可能是要我們用紅龍做成明顯不能碰觸的狀態,但跟原本希望界線比較模糊一點的構想有點牴觸,所以那天晚上大家就一直加強鐵絲的構造,讓它跟原本差異不會太大。安檢官應該是有保護展品的考量,但對於某些現場的事物沒有特定的標準,這也是最難拿捏的部分。


今年威雙台灣館由「自然洋行建築設計團隊」及「草字頭國際」共同策劃《台灣郊遊–原始感覺共同合作場域計劃》,於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展出。(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台灣郊遊》展覽模型(左)北京「野長城原始知覺研究室」(右)峇里島「天然修道院」。(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台灣郊遊》展覽模型:台北陽明山「少少 - 原始感覺研究室」。(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Frank:現場突發狀況時我跟志偉都還沒到,像展場中有一座放材料的箱子,因為留下的通道寬度比規定少了約十公分,所以必須要整個拆掉重新組裝,這些大部分都是靠凡榆他們即時對應。以進度來說,台灣館算是開展前準備最到位的。
 
志偉:因為疫情影響全球貨運,有些場館展品現在甚至還在海上,加上滾動式宣佈如期舉行,大家很難準備前置作業,預算飆漲很多,海運時間也變得不可控。我們則是去年就已經在台灣的碼頭倉庫 stand by,加上這次世運非常幫忙,沒有因為疫情做委任調動,所以過程挺順暢的!

《台灣郊遊》與導演 Mauricio Freyre 合作影像作品投影於展中。(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本次由「自然洋行」建築設計團隊總監曾志偉、「草字頭國際」創始人黃偉倫,擔任 2021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策展人。(Photo Credit:左/李佳曄、右/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Q:對於今年大會主題「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各國都有不同的關注面向。這次的展覽中,有哪些議題或呈現方式讓你們特別有共鳴?
 
Frank:我們很早就去了俄羅斯館!他們在綠園城堡展區(Giardini)本來就有國家館建築,但隨著建築老化、面臨修繕需求,他們便想到用「reconstruction」(重新整建俄羅斯館)的概念回應大會主題。

俄羅斯館的主題為「OPEN!」,策展團隊說他們想把它變成印象裡俄羅斯傳統阿嬤家的樣子,留下老屋原本的精神,但同時他們的孫子、後代也可以在裡面玩很多很酷的事。本來甚至想在雙年展期間,由負責修建的建築事務所 KASA 在現場做一個臨時辦公室,提供大家在工地裡討論、交換意見。不過去年整建時恰好遇到威雙延期,也就沒有實地舉行,但這一年的時間仍然透過線上網站紀錄下來自各領域的人的交流過程。
 
俄羅斯館以「OPEN!」為主題,重新翻修這座1914年由俄國建築師 Alexey Shchusev 以20世紀俄羅斯風格設計的建築,過程中透過線上徵集多方想法,展開一場場學者、設計師、匠人等等跨領域思想的對話,探問對大家來說「OPEN」代表著什麼?這座文化機構如何有足夠的開放性,成為各種思想交匯的所在?(Photo Credit:Marco Cappelletti)

進入俄羅斯館後,可以看到空間翻修過程的紀錄。策展團隊打開過去被封閉的門窗、挑高一樓展間、在地下室天花板開出一扇窗連接至一樓展間,Frank 認為這些設計將讓未來的策展人更好利用空間。(Photo Credit:Marco Cappelletti)
走到地下室後,這裡呈現許多此次與3D 藝術家合作創作電玩遊戲,「他們把這裡做成一個像是讓孫子玩電動的地方(編按:這裡是俄羅斯的「阿嬤家」呀!),很適合前衛藝術家在裡面展覽。」Frank 說。(Photo Credit:Marco Cappelletti)
其中一個遊戲《S. A. R. Online Sessions》將場景設置在世界末日後,主人翁在一座空無一人的俄羅斯館建築中醒來,身為打關者的你,必須轉變為不同的角色(機器人、病毒、人類),了解這世界究竟發生了什麼事?(Photo Credit:Marco Cappelletti)

Frank(續):策展團隊也出了兩本刊物,一本是跟義大利 Lenz Press 合作的《Voices》,主要收錄他們在線上平台,邀請與很多不同行業的人討論對「OPEN」的想法,把不一樣的聲音集結成書;另外一本《KASA – Traces》,則是負責空間翻修的建築事務所 KASA 用插畫、繪本概念紀錄翻修的想法與過程,整體很親民、浪漫,但背後隱藏著不同專家們的討論。建築延續歷史、修建過程加入當代多元討論的概念,都對應威雙主題「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
 

進到展館內的第一個展廳,展出與 Lenz Press 合作的《Voices》,接下來則是展場中類似白盒子的空間,裡面留下原有建築元素,並加上新的設計巧思,如地板可以直接看到地下室,讓空間變得很活潑。(Photo Credit:Marco Cappelletti)
 
志偉:其實俄羅斯變溫柔了,我有點不適應!(笑)我聽他們說,除了邀請很多做動畫、虛擬實境的藝術家外,電玩遊戲還找了七位哲學家為虛擬世界做研擬、評論,而建築也試圖討論社區的公共性,展覽背後每個步驟跟反應都不是因應現代主流狀態而做。
 
在館中的陽台可以直接看見外面的綠園城堡(Giardini)花園,過去這座花園曾經開放過一陣子,但後來因為威雙又變成場租的狀態,只有展覽期間開放。俄羅斯館在展覽中也拋出這個議題,討論這樣的空間是否應該「OPEN」讓當地居民使用。(Photo Credit:Marco Cappelletti)
建築團隊在地下室還留下一個未整理好的廊道,還沒有特定用途,就讓未來的藝術家、策展人發揮想像彈性運用。(Photo Credit:Marco Cappelletti)
 
志偉(續):今年更多國家館在做的,可能是展示自己國家建設強度、形式上的問題,但俄羅斯館則是往內思考,沒有從形式主義、建設規劃等大型國家策略切入,反而是由很小的點,把我們共同會遇到的事件、未來的期許,用「裝修事件」突破展場帶到更寬廣的面相,當作一個泛人類的議題來看待。
 
而且因為他們都在威尼斯執行這個計畫很久了,展場中的工作人員都有種熱血沸騰的能量,而不只是委任顧展場的狀態。他們對展覽的精神、自己的態度與裝扮都很有意識,這個態度很重要,它是讓每個參觀者都可以更全面瞭解策展概念的 key point。加上從他們策展團隊帶我們逛展過程也可以發現,這次很多策展組織已經在微微改變,不一定是以單一策展人的角度策劃,可能有不同的人負責不同展區,最後再集結成一個完整的展覽,比較是用組織在做這樣的系統。
 
Q:雖然今年雙年展延宕一年,然而「如何共同生活」題目卻在疫情籠罩全球之際更顯得重要,你們覺得有哪些展館回應了當下人們所面臨的問題?
 
志偉:今年匈牙利館的主題是「Othernity」,館展有幾個案件比較哲學性思考。
 
其中有一座建築,是一戰後大量建立的工廠之一,如今已廢棄到只剩下骨架。政府希望為這些建築置入新生命,但同時他們也發現,或許這些東西不一定要存在、不一定要改造,於是他們就讓它廢棄著,在裡面種花、種草,做一些跟機能無關的事。建築成為開放給民眾進入的「廢墟花園」,造就一座很具省思、美感的空間。它什麼都沒做,卻提醒了很多歷史。

匈牙利館以「Othernity – Reconditioning our Modern Heritage」(他者——修復我們的現代遺跡)為主題,策展團隊邀請了來自中歐和東歐的12個建築團隊,重新想像布達佩斯在社會主義政權時期建造的12座標誌性建築。(Photo Credit:曾志偉 提供)

The Death of a Building by A-A Collective (Poland / Denmark / Switzerland) 2020(Photo Credit:Dániel Dömölky)
 
Frank:我也覺得這樣的思考方式很顛覆性,以經濟學、國力發展的角度來看,我們常常會聽到人口老化、勞動力可能不足的警告,但從世界人口過剩、資源過少思考,其實我們好像反而應該擁抱這些事情,想看看要如何良好的代謝,過渡到人口比較少的國家或世界。
 
像去年好友谷予晴在空總做《造市場 Who builds the City?》,剛開始準備這個 project 的時候在聊可以往哪個方向走,那時候疫情剛爆發,覺得好像也可以把題目變成 「how to disassamble the city?」(笑)。我們怎麼慢慢的拆除這些大型建設、不必要的東西,或是修復城市中的自然?說不定接下來我們可以往這個方向去想。
 

Red Line by MNPL (Ukraine) 2020(Photo Credit:Dániel Dömölky)
 
Q:其實這次《台灣郊遊》就有在探索人、建築與自然,在未來可以是怎麼樣的關係?在你們心中,覺得未來理想的城市、世界是怎麼樣子?《台灣郊遊》裡的生活狀態,是否有辦法擴大到都市生活裡呢?
 
Frank:我好像不能馬上想像未來居住的生活空間。但更重要的是,如今我們這代人已經漸漸知道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尤其新冠肺炎流行後,大家發現全世界根本是連在一起。這也讓我回想到威雙丹麥館,他們用「水循環」來表達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從天上雨水掉下來、淨化後進到館內,有的去澆花,有的拿來泡茶,有的又流回威尼斯的運河。
 
光是以「水」就是全人類共有的連結來說,如果越來越多人意識到我們是自然的一部分,並持續往這方向推進,未來我們勢必可以跟自然謙遜的相處。就像志偉這次處理的議題,認定我們跟世界的關係、跟所有物種一起共同生活的態度,反而是左右未來生活很重要的事。


2021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丹麥館《Con-nect-ed-ness》,以水循環題型人們與自然萬物的關聯。(Photo Credit:Hampus Berndtson)
 
志偉:我前幾天看到一部影片,在談疫情蔓延一年後,城市發生了什麼事。在影片中可以看到,在這一年中,有些人口較不密集的城市,許多花草開始生長、許多動物來到都市棲息。或許人和自然要做到共同生活仍然非常困難,只能期許還沒被人太多干擾的地方,能被溫柔、精準地對應。
 
台灣館這次主要的幾個案子都是在探討這個問題:城市跟山林、自然中即將被開發的土地資源,在一切混沌未明的狀態下能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把研究的參數回饋給未來的國家政策、即將擁有土地的人。但它並不是居住的答案,而是居住的前哨實驗室。都市有價值的地方,也在於每個人的多元性生活,建築不一定要有這麼龐大的權力規範或製造出一個模範,而是讓我們可以有多一點選擇,去理解這個世界。
 
台灣館還有個觀點是「郊遊」,我們的移動已經不只是旅遊上的移動,而是生活上的,不再是過去認定家在哪就定居一輩子的概念。因此在野地裡建構這些建築體,希望讓未來做開發時、生活時有更多體會,能用比較安定與安靜的狀態去面對山裡的一切。


《台灣郊遊》展覽模型:「少少 - 原始感覺研究室」。「少少」是自然洋行在台北陽明山以輕質構造的實驗性建築,邀集許多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創作者、身心靈療癒工作者舉辦各種活動,在接近自然的空間中打開五感、安定身心。(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Q:這次《台灣郊遊》所使用的輕質建築,如「野長城」所使用的備長炭建材,有沒有可能運用在現代生活中的可能性呢?
 
志偉:是有的。因為北京要面對冬季、風向帶來的空污問題,除了透過空調系統,有沒有辦法透過建築材料完成?這是一個在實驗階段提出的假想。若從科學方法及技術來看,在未來應該不會太困難,問題點或許是普及率,及如何發展讓大眾負擔得起的建設方法。
 
像東南亞 Nike、Adidas 千坪的大工廠,其實沒有空調系統,都是物理性的建構方式,讓水幕在牆壁上滑落、讓風吹進室內達成循環,只是我們現在為求方便,很依賴空調設備。但現代建築可以透過物理性的構造,比如在迎風面建置備長炭過濾系統,搭配水流系統,在建築階段就能考量到這些事,達成真正室內流通。也是希望用更原始的方法處理更原始的感知吧!


《台灣郊遊》展覽模型:北京「野長城原始知覺研究室」(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Q:這屆策展人 Hashim Sarkis 也鼓勵各展館透過互動性裝置來傳達「共同生活」概念,這次還有哪些令你們印象深刻的體驗?
 
Frank:除了丹麥館,英國館也是很體驗型的,每個房間都很ㄎㄧㄤ(笑)。因為英國的花園幾乎都是私人所有,所以這次創造一個假冒的私家花園,討論私有空間的問題,像是理髮廳要不要公有化、人臉辨識的隱私權等等。
 
志偉:有種非常刻意「假」的感覺,讓你覺得在創造某種未來藍圖(笑)。比如裡面有個房間做成酒吧的場景,英國很多人下班會到酒吧聚會,但他們在想也許這些酒吧白天還有別的可能性,想探索私有財產在沒有使用的時候,還可以做成什麼樣子,對此進行改造,有點像逛 ikea 一樣來呈現議題。
 
Frank:我覺得很好玩,好像有個房間讓我們在裡面做個釣蝦場也很合理。(笑)


英國館《The Garden of Privatised Delights》(Photo:Cristiano Corte © British Council )
 
Frank:另外德國館變成全線上,展館內都是 QR code。想像世界已經到2038年,人類已經解決當代所有大問題,兩個年輕男女帶著他們的 AI 裝置回到 2021 年的威尼斯,穿梭在各個國家館聊天。也有系列影片訪問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看法。

德國館《2038》集結建築師、藝術家、生態學家、經濟學家、科學家、政治家和作家共同策劃,拍攝了一系列想像未來世界的電影。在館中全以 QR code 掃描觀看呈現,創作者們暱稱此次的設計就是一座「Cloud Pavilion」(雲端館)!(Photo Credit:La Biennale di Venezia、Photography by Francesco Galli)
 
志偉:在軍火庫(Arsenale)還有一個我們比較陌生的中東國家——巴林,這次所呈現內容很文件、直白,用個極大的桌面展出新建築、傳統相片、遺跡殘骸等等,透過比較抽象、碎片的方法讓你自行拼湊出巴林的全貌。
 
後來我再去看一些巴林的都市景觀介紹,其實真的跟那張桌子呈現的狀態很類似。你會覺得這是個非常「不有趣」的國家,因為他們在建設的過程毀滅很多過去的事,但現代的做法又不太 ok,導致城市裡出現很多荒謬之處,既富有又貧窮。他們把這些矛盾的碎片全攤開在桌面,跟想像中更具有世界觀建設的中東、中亞完全不同,例如都市計畫完善、土地應脈絡清晰的杜拜、阿布達比。


巴林館《MUHARRAQ: THE PEARLING PATH》以世界文化遺產「Pearling, Testimony of an Island Economy(採珠業:島嶼經濟的見證)」出發,「珍珠」與穆哈拉格市(Murharraq)的身份認同、未來發展息息相關,展覽透過模型、物件展示城市當前的狀態,並提問珍珠、牡蠣、珊瑚石、汽車和人類在今日是否能於此永續的共同生活?(Photo Credit:La Biennale di Venezia、Photography by Andrea Avezzù )
 
Q:這次有哪些主題是你們覺得未來台灣也有機會在建築/策展上更近一步探索的?
 
Frank:主題館裡面 ⅓ 到 ¼ 都有展出各工作室的材料研究等等,包含 Tomáš Libertíny 用人工控制蜜蜂築出特殊的蜂巢結構體,長出教堂般的建築、古埃及皇后的雕像;Eco Logic Studio 透過培育海藻,放在都市建築外面,當作吸收城市裡二氧化碳的防護網,同時生長出來的海藻又可以乾淨的讓大家食用。
 
對了,志偉你看到像阿聯酋建築團隊用沙子做材料的 3D Print 有什麼感覺?或許我們也可以用蚵殼粉來做些什麼?

為了創作《Beehive Architecture》 Libertíny Studio 先運用 3D 列印微型建築框架,再邀請蜜蜂們來築巢,光是以埃及豔后為模型的《Eternity》前後就有六萬多隻蜜蜂參與,蜂蠟雕塑雖然脆弱,卻是非常耐久、不易變質的天然材料。(Photo Credit:La Biennale di Venezia、Photography by Andrea Avezzù )
Eco Logic Studio 於主場館展出《BIT.BIO.BOT》,有鑒於藻類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氣的性能比一般樹木更高,團隊運用藻類設計如同簾幕般的「Living Cladding」,若覆蓋在建築立面上即可過濾二氧化碳;另外也展出以三公尺高鋼結構培育海藻的「Vertical Garden」、提供品嚐收穫藻類的「Convivium」區域。(Photo Credit:La Biennale di Venezia、Photography by Andrea Avezzù )
 
志偉:從這次主題館可以看到有個趨勢,除了材料用生物方法構成,建造模式也大量節省人力、用 3D printer 去製造,在難度、速度上或許都可以解決人力的問題,其實很多國家在研究,這些技術也慢慢的成熟了,只是我們可以運用在哪,甚至是使用的原因都還可以再深入探討,這是大家未來在台灣規劃上可以想想的。
 
但也許我們的核心命題要隨時間著才會一一浮現吧。就像匈牙利館說的,當我們想花很多精力去做一件事情時,最後卻發現就讓它待著反而更好,讓未來更好的思考可以有更貼切的狀態去對應現在遇到的問題,而不是因為著急卻不知道為何而做。

Q:兩位過去曾去過威尼斯雙年展嗎?這次和以前感覺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志偉:我其實是第一次去,但好像可以再待久一點。(笑)
 
Frank:我是第二次,但上次是去藝術雙年展,今年觀展品質好很多、不需要排隊,很多展館都很精彩,像俄羅斯館就看得出來這些人才做得出俄羅斯館(笑),是這個團隊直接在後面不受干擾的做,比較不像受國家委託、需要向上級報告的狀態。他們藉由「OPEN」同時質疑過往展覽舉辦的過程,把既定的流程、行政程序解構掉。未來我們好像也可以更開放的好好玩一下!(笑)

■ 2021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展期:2021 年 5 月 22 日 - 11 月 21 日
網站:
https://www.labiennale.org/en/architecture/2021

■ 各國展館線上連結

編輯/林沛伶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