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過用東京雨水製成的冰棒嗎?你曾經因為坐錯椅子,結果以為神不知鬼不覺的放屁聲居然被大聲播放出嗎?會心一笑或哭笑不得是接觸設計師王艾莉作品時常有的情緒反應,她的作品以幽默包裹著批判精神,放大她對於人類生活、行為、環境的觀察。有人說王艾莉是設計師,也有人說她是衝勁十足的夢想實踐者,而她的作品則顯現出她是細膩的人類行為觀察家,聽過她演講的人可能還會受她天生的舞台魅力吸引,對於王艾莉你感到好奇嗎?讓我們趕快進到文章中,看王艾莉怎麼談她的創作還有她對台灣設計環境的觀察吧。

Dream what you want to dream ;
Go where you want to go ;
Be what you want to be ,
Because you have only one life and one chance to do all the things you want to do.
── anonymous

設計師王艾莉曾說這段詩句影響著她甚深,而她也總是這樣鼓舞著大家:「你只有一生,你只有一個機會,有夢就趕快追吧!」 

其實,王艾莉正是這段話的最佳實踐者,就讀幼稚園時她就立志要成為一位藝術家,且懂得向來到家中拜訪的長輩販售她的畫作;2008年王艾莉取得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互動設計碩士學位後,受邀參加米蘭家具展,但卻因為作品超過個人運送的重量限制,而唯一解決之道是以公司名義運送,因此當下王艾莉便決定組成「王艾莉設計有限公司」,這看似順勢卻又帶有那麼點玩笑意味的一人設計公司就這樣成立了,而辦公室則是坐落在全台北市各家星巴克裡。 

 

王艾莉於TED演講上,分享她的夢想與創意。

因為每天一定要看30到40個網站或部落格文章的固執習慣,讓王艾莉回台灣後,除了繼續從事設計工作外,她決定發行一本設計刊物《The Binder》,當然,「要害一個人,就叫他去辦雜誌」這句名言一點也不假,初試水溫的《The Binder》,讓王艾莉嚐到辦紙本雜誌的困難度,因而轉成網路的《設計報》;緊接著,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裡,她又想迎接點不一樣的挑戰,她共進行了近100場的講座,幾乎將整個台灣學校與企業跑透,以親身實踐的方式,將她對社會的觀察與設計的想法,一點一滴擴散到台灣各角落,傳達到這近一百場聽眾腦海之中。

  
在這一年內,王艾莉進行了近百場的講座,與大眾分享她的設計觀察。(Photo credits:王艾莉)
 
而善於觀察生活細微處的王艾莉,就像是位人類行為觀察家,其創作不僅多帶有黑色幽默,也有著對於社會的關懷,而這週末由北藝風所舉辦的創意創業營,將邀請到王艾莉,以「觀察力」作為主題,進行一場工作坊課程,而以下的Q / A中,MOT/TIMES也請王艾莉偷偷透露,身為一位創業者,到底該具備怎樣的觀察力呢?

Q:請你先與我們談談,你是如何定調「王艾莉設計」,讓它和其他的設計品牌有所區隔?
 
A:每件作品,無論大小,都希望可以帶有一點點的幽默及一點點探討性。


王艾利的作品多以著幽默的方式,表現出對人類生活習慣的觀察,如「缺陷椅子」系列裡的《抖腳椅》(如左圖),是一張可以測量坐在椅子上抖腳時所消耗的卡路里的椅子,而《偷放屁》(如右圖)則是會將人偷偷放屁的聲音放大。(Photo credits:王艾莉)


王艾莉於勤美術館展出的作品《100%現詐蔬果汁》,用以反諷市面上販售標榜新鮮的蔬果汁,其實內容物讓人起疑。(Photo credits:王艾莉)
 
Q:其實我們發現,你不僅設計產品,也創辦了《The Binder》線上雜誌、《王艾莉設計報》,可以請你與我們談談這部分的想法嗎
 
A:我從小就痛恨去美術館、去聽演講、或去看展覽,因為最後總是要擠出一篇500字的心得報告。但我18歲那年到Tate Modern(泰德現代美術館) 的教育部門工作,我這不喜歡美術館的觀念徹底被改變了,我發現藝術、設計教育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也發現其中有趣的地方。
 
到倫敦時發現自己在台灣所看到的一切實在是太少了,因此決定逼自己每天要選出一樣喜歡的東西,一件事,或一個人,寫出一短篇文章做為紀錄,這意外的變成了《設計報》。而回台灣後,我又異想天開地想把它變成實體雜誌《The Binder》(如下圖),但現實證明了實體雜誌要存活下來不是那麼容易,因此還是轉回線上的設計報,來縮減成本。做這些事其實也沒特別想談什麼社會責任,只是覺得能把自己所看到的一些故事,分享給大家的感覺很好。


(Photo credits:王艾莉) 

Q:聽說你本身很愛讀生物和心理學相關書籍,也因此培養出很好的觀察力,所以想請問你,就你的觀察,台灣創意產業的創業者目前普遍出現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A:太急了!藝術設計是個急不來的產業,仔細看看倫敦、東京,每個城市都有數百年的藝術設計歷史,台灣也不過才剛滿一百歲,和那些文創產業已經相當成熟的國家比起來只能算是個剛會爬的嬰兒。現階段應該慢慢把基礎打穩,靠公共設施把人民的基本美學提升,這比推台灣之光重要!

  

一趟敦煌旅遊,讓王艾莉徹底感受到「水」在這個地區的重要性,這也啟發他做出一個「Rain Project」(上左圖),這是一個移動式的雨的實驗室,它可以記錄雨的味道、聲音與顏色,最重要的是,這計畫讓大家喝到從不同城市裡落下的雨,而且這個移動實驗室備有基本濾心配備,可以把汙染源跟細菌濾掉,然後保留下雨的「口感與味道」。另外,王艾莉還計畫以不同城市的雨來做出不同城市的特產,像是雨的冰棒(上右圖)等。(Photo credits:王艾莉)
 
Q:這週你將擔任北藝風創意創業營的講師,課程主題談到「觀察力」,那麼你認為一個創業者(尤其是設計產業的創業者),需要具備哪些觀察力呢?
 
A:引用一句美國文學家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 的話來做為回答,「It's not what you look at that matters, it's what you see.」(觀察最重要的不是你看什麼,而是你從中看到了什麼。)
 
Q:就創業過來人的經驗而言,您認為創業之初最迫切需要的資源有哪些?
 
A:能一路在旁邊支持你的人。
 
Q:台灣新型態創業越來越多(包括設計在內),您覺得它的前景與限制分別是什麼?
 
A:這些新公司都小小的(包括我們在內),做不了國際大事。因此不該每個人都搶著創業,而是該想想如何集合成更大的力量,來做讓世界看得到的事!
 
  
王艾莉製作作品《Quote Vendor》(句子販賣機),希望藉由短短且美好的句子,誘發大眾進入閱讀的世界。(Photo credits:王艾莉)

編輯/劉宏怡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