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台東「野房子」之後,建築師王柏仁再度以「風厝」入圍本屆ADA新銳建築獎,這棟位在「風城」的建築,以風為名,貫穿了整體設計,也落實了他對於自然與環境的思考。
 
除了依舊熱愛到較為落後或不便利的國度旅行,近來迷上潛水的他,更在MOT/TIMES採訪當天向我們分享在海底看到的景色和感知,所帶給他的另一番體悟。他還提到,不做設計時,就會帶著他飼養的4隻狗兒在山間裡奔跑、探尋,這種親身走入大自然的過程,都在日後直接反饋到他的建築設計當中。
 
目前王柏仁就住在大風厝裡,採訪當日是秋天的午後時光,風溫柔而不再張牙舞爪,我們走遍大小風厝的各個角落,甚至爬上屋頂,細細感受風與光交織的空間,佐以王柏仁帶來的旅行故事與對建築的想法。
對王柏仁而言,探索事物的本質是重要的創作元素之一,他認為建築必須靠雙腳「走」出來,並不能只靠閱讀。因此,他旅行,開啟感知、探究文化的訓練;熱愛登山與探險,培養了對環境與空間敏銳的觀察力;收集各式各樣軍用品與登山設備,從這些收藏品的實用功能,他理解到設計的厚度不會隨著時間而消逝;走訪建築大師作品,看見不同於台灣這片土地的遼闊尺度與衝擊,這讓他持續思考身為一位設計者,該如何創造出誠實的建築。


喜愛收集軍用品的王柏仁告訴我們,他是用設計的角度來收集,並且真的都有使用(防毒面具除外)。他也從這些軍用品,瞭解到不同國家的文化。並認為每件軍用品都是在有厚度的思考下,才能被設計出來精品。(Photograph by 李佳曄) 

「風厝」為兩棟建築體,一大一小,外觀相似,因此有了「大風厝」與「小風厝」的命名,是王柏仁從設計到施工監造,首次完整執行的作品。不同於其他鄰棟建築大多以小開窗阻隔「風」的灌入,風厝透過開口方向的配置,與種植植栽以減緩風速。為了符合業主希望房子裡不會有建材味道的需求,開啟了王柏仁更加深入探討材料與建築、基地環境的關係,以台灣當地、無多餘加工的建材為主,空間中避免有過多的修飾,讓材料本身具有的質感,表現空間的生命力。
 

風厝南向立面。照片中,左棟為「大風厝」,右棟「小風厝」。(Photo Credit:王柏仁)


風厝北向建築立面。(Photo Credit:王柏仁)


考量到風的流向與日照,這些沒有形體的環境因素,決定了風厝的開口方向與露台的設置。大、小風厝雖為獨立兩棟建築,但分別居住在這兩棟建築裡時,各自保有生活隱私,卻不疏離。(Photo Credits:王柏仁)
 
Q在您的建築養成背景,與特別喜愛到政局不穩定的第三世界國家旅行,這些經驗裡,有什麼令您印象深刻的事件?或是有哪些建築對您特別具有啟蒙意義?
 
A每次遠行去到一個國家,或是因為案子而得在不同兩地之間往返,對我來說,其實都是有幫助的,拉開時空距離,反而會帶給我更多不同的想法刺激。我去斯里蘭卡旅行了兩三次,就是為了去看斯里蘭卡國寶級建築師Geoffrey Bawa的建築,我相當欣賞這位建築師,他38歲之前是一位律師,年屆中年才進入倫敦AA建築學院就讀,之後回到斯里蘭卡開業,成為在斯里蘭卡蓋出最多建築作品的建築師,並為當地甚至是南亞帶來極深的影響力。
 
Geoffrey Bawa的建築,最大特色就是納入自然與景觀。我在參觀他的故居時,Bawa從前的助理(現為故居管家)帶我在故居旁的湖邊划船,在船上看著周圍景色時,讓我理解到這位建築師所關注的格局是如此宏觀,從南太平洋的氣候、基地周邊環境、自然植栽等等,他看待事情的本質、面對建築與自然,誠實又不刻意,這也給了我一個學習的方向。


斯里蘭卡國寶級建築師Geoffrey Bawa故居旁的湖光景色,這次的旅行,帶給王柏仁另一番對自然的體悟。(Photo Credit:王柏仁)

Q:是什麼動機,讓您想參加第二屆ADA新銳建築獎?您投了3個案子參賽,評審說這3案都超過您上屆參加的作品水準,請問這3案裡您最喜歡哪一案?
 
A會參加第二屆ADA是因為朋友的詢問,剛好事務所也有3件作品完工了,因此就去投稿。這3件作品是「台中紅點文旅」、「金門砲陣地戰爭地景博物館」,以及「風厝」,結果是風厝入圍,讓我滿驚訝的。

我最喜歡金門砲陣地戰爭地景博物館,因為再也不會有機會做相同議題的案子。這個案子裡,共有7個不同基地分布在大小金門,都是將廢棄的軍事設施、陣地或建築物活化爲觀光用途。7個基地串聯起金門的戰爭地景與時空記憶,獨一無二的特質,越在地似乎也越國際。


「金門砲陣地戰爭地景博物館」,包含有:1.獅山砲陣地/2.翟山坑道/3.青山排射擊場/4.古寧頭/5.烈嶼陵水湖/6.湖井頭集合場/7.烈嶼地雷主題館,共7個基地。(Photo Credit:王柏仁)

Q:怎麼會選擇在新竹成立事務所?
 
A我因為到國外工作、旅遊,離開台灣很多年再回來,其實對台灣各地都不熟識,因此沒有特別對哪個地方、區域感覺是困難的或容易的。剛回國時,我在台北租了一個辦公空間,那段時間完成我的第一個案子「很久很久以前故事屋」(右圖)的圖面,後來新竹工地就成為我的辦公室。風厝的業主是一對姊妹,她們就是在看到新竹故事屋之後,決定委任我設計她們的房子。
 
風厝是兩棟獨立的住宅,大風厝為姊姊使用,小風厝則是妹妹與父母親同住。風厝完工後,因為業主雙親年事已高,加上姊妹倆考量工作距離的關係,因此才有機會搬到這裡。
 
Q是什麼機緣,接到這件案子?
 
A業主告訴我,在找我之前,她已經問過20幾位的建築師了,卻都不滿意。與業主討論事情時,我都很直接地說出問題點,業主說:「碰過那麼多位建築師,只有你說有問題。」於是就決定把案子交給我了。因為有好的業主,比較容易成就好的建築。
 
Q作品的設計靈感從何而來?

A對我來說,靈感難以速成,都需經過累積,但考量環境因素,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在風厝這個案子就是如此。新竹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而有「風城」之名,在地的房子因為風大的關係,大多是開小窗,人們常因為風的關係,緊閉門窗,反而影響室內的通風,或有潮濕的問題。
 
設計上便以這個看不見、卻影響當地人生活與文化的「風」為出發。風向是看不見的基地條件,但我們觀察的角度不能只用眼睛能見的來做判斷,這就像是在海底潛水時,肉眼看不見的潮流會帶來不同的循環與生物。一開始來到新竹時,發現大部分的住家選擇縮小開窗,下雨天更是關得密不透風。不過不管什麼季節,都需要開窗,如此一來室內才能有對流,也比較不會有味道。
 
因此我在基地現場都盡量待長一點的時間,感受自然與建築之間的對應。這個案子順著寶山當地的緩坡來設計,方位坐北朝南,從開窗的大小與位置,都是順應著季節與氣候來找到適當的位置。
 
Q為了因應新竹氣候的變化,材料或施作的方式是否有什麼樣的考量?
 
A材料在設計初期時就要有方案,做模型與畫圖都是幫助思考的工具,藉由和各方的合作,像是業主、施工者,不斷地激盪與討論,就會有不同的方案出現。
 
我不太喜歡用國外進口材料,所以盡量找在地現有的建材。材料是很有趣的,我很喜歡研究不同材料的特性,像是木頭、磚石都有獨特的魅力,甚至對應到生物、昆蟲的特性,以生態的方式來克服環境蟲害等問題。
 
為了有冬暖夏涼的居住空間,建築外牆用花蓮的蛇紋石,帶墨綠色的蛇紋石呼應了四周的自然環境,屋瓦以水泥製成,時間久了會逐漸變黑,也會越來越漂亮;戶外材料考量耐候性,例如露台使用婆羅洲鐵木,並將地面架高,水平向的遮陽,如此一來可以解決室內的微氣候問題。
 
內部空間採反樑設計,讓居住者有更寬闊的視覺感受。我以物理性的思考來操作設計,避免用昂貴的材料、大量的空調系統。今年夏天,風厝甚至從未開過一次空調,這都是因為建築本身有很好的對流的緣故。
 
風厝裡沒有採用一般市售的標準廚具,設計空間時,我一併把家具給完成了。例如:不同高度的地板可做為桌子、床板,椅子下方可以是儲藏空間,廚房流理檯面用灌漿製成,讓室內成為建築的一部分,這些純粹而誠實的材料能帶來最真實的身體感知。空間整體狀況越誠實,越沒有其他的化妝(裝修),其實人就會越想要宅在家裡。
 

王柏仁親身示範依照人的尺度與實際使用需求,再以最純粹真實的材料搭建,就會讓人越想宅在這樣的空間裡。照片為浴室一景。(Photograph by 李佳曄)


內部空間採反樑設計。每個時間點,光線流動都不同,白天都不需要開燈,材料呈現最原始的質感和色彩,時間一久,就會越來越好看。(Photo Credit:王柏仁)

Q設計與施工過程中有遇到什麼困難或挑戰嗎?
 
A其實每個案子都很困難(笑),不過做完就好了。業主最初只有提一個想法:空間內不要有任何味道,其實就是指室內盡量不要使用油漆。這個案子等於也落實了自己做設計的想法:越是沒有其他多餘裝修,空間呈現就越誠實,自然地就會讓人想宅在家裡,一直生活在此。
 
這個案子還有另個特別的經驗是,管理、施工都我自己承攬工程,這樣一條龍的過程,對我來說很過癮。我認為當提到建築設計沒辦法進步時,某部分原因是我們對施作這塊不太瞭解。當你瞭解了,再回過頭來看設計,就會懂得這其中的道理,這就像我一直以來所收藏的軍用品,這些是在有厚度的思考下,被設計出來的物件。

Q現階段您在建築設計中,追求或是探索的是什麼?
 
A我在成立事務所初期,都還沒接到案子,就會先推掉案子了(笑)。因為這些案子與我的設計理念不同。但是當我接了一個可以發揮的案子,我會盡全力去做,因為它會讓其他好的案子找上我,這是一個良性循環。此外我做建築一定會跟業主說要做到室內或景觀,如此一來,建築的密度會更一致。

 
對材料非常有興趣並且專研的王柏仁,提到在每個案子裡,他都盡量運用當地現有材料,減少進口材料的使用量,他說:「材料沒有好壞。有不好的建築師,但沒有不好的材料。」照片為大風厝四樓空間,樓梯的欄杆鐵件,地板木材等材料,都堅持以台灣本地的工料。(Photo Credits:王柏仁)

對我來說,建築就是不要違背環境的本質,我慢慢覺得不能只侷限在「建築」這個盒子內,看待事情不能只看局部,而是應該拉高格局與角度,看到本質,才能設計出誠實而具有厚度的建築。本質的探究我認為是永遠無止盡,形式的操作只是暫時的。如果我們對任何一種材料都能有深度的認識,就會產生更多更好的設計方法。
 
Q接下來有什麼計畫?
 
A是關於旅行的計畫。今年初再去了一次斯里蘭卡海峽,在海底潛水時,看到10多隻身長十幾公尺的鯨鯊,那畫面讓我非常震撼,也使我學習到人們應該要更謙卑地去面對自然環境。
 
最近也將旅行地點轉移到了海面下,計畫每年用至少80隻的空氣瓶,在3年內,挑選南太平洋10處洋流經過、生物豐沛的海洋裡潛水。因為受到Geoffery Bawa的建築作品的影響,讓我開啟了大尺度的環境視野。有一次與Bawa的景觀建築師討論,談到洋流能為海洋動物、植物帶來豐沛的食物,形成食物鏈循環,這些海中生物、海底地形、潛水成為我現在設計的活力來源。


王柏仁認為,建築是走出來的,不能單單只靠閱讀,旅行就是一個培養觀察力的方式。學校不會教什麼是「觀察的方法」,旅行的過程,還要懂得歸納的方法,否則只會落於走馬看花。經過歸納、修正、驗證,才會慢慢知道如何看待生態的循環、看待自然的變化。(Photo Credit:王柏仁)

 

編輯 / 黃毓瑩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